《春》的第一乐章是一段快乐优美的小快板,它有个动人的别名,叫做“鸟之歌”。只听在音乐厅之中,动人委婉的弦乐器们正在悠悠作响,乐手们技巧熟练的跳弓、断奏,这琴声便如同鸟鸣一般,让人仿佛置身进了春的森林。

  大提琴稍稍低鸣,一场暴雨即将来袭。管乐器们轰隆作响,这是电闪雷鸣之下的春雨。等到万物复苏,乌云散去,再次飘起来的仍旧是弦乐器们的愉悦。

  跳动的音符在整个音乐厅里流荡,它们手拉手欢快地舞动着,将春天的喜悦分享给每一个观众。

  斯威尔先生抬起指挥棒,两位优秀的首席带领着第一小提琴组让琴声陡升;斯威尔先生急促地将指挥棒按住,那陡然轻下来的声音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最终!

  所有乐器齐声奏鸣,一切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欢乐悠长的音乐海洋!

  柏林的凌晨深夜,一个俊美淡漠的男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着那电视上的音乐会直播。窗外漆黑深邃的夜色制造出了良好的安静氛围,音响里流淌出的音乐声也让寂静的客厅回荡起动人的旋律。

  当所有旋律汇聚到一起、形成盛大热闹的大高潮时,即使是闵琛,都忍不住地勾起唇角,赞扬道:“把握的点很到位啊……斯威尔果然最擅长这种温暖的旋律了。”

  话音落下,男人没有再开口,他继续仔细地听着那音响里传出来的声音,似乎想要从其中辨认出青年独特优美的琴声。但是认认真真地听了许久,他的脸色却越来越黑,正好此时一曲结束,闵琛忍无可忍地打出电话:“丹尼尔,我明天要换一个音响。”

  “……就为了这种事你敢在半夜一点打电话给我?!!!!”

  “继续听音乐了,明天拜托你了。”

  “你信不信我明天打死……”

  淡定果断地将电话挂断,闵琛再次抬首,看起音乐会来。

  虽然……他没有办法从这样混杂的声音中辨别出他的青年的,但是至少还能看看脸不是?

  嗯,这场音乐会的直播导演不错,给了他家青年不少镜头啊。

  ……

  远在纽约的戚暮自然不知道,电视机外的某个男人已经开始暗搓搓地准备重新换个音响了。在一首《春》结束之后,是罗西尼的《第三弦乐奏鸣曲》、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

  此时,音乐会的上半场结束,由多伦萨先生接棒,开始了一段激昂热烈的下半场。

  开场便用了壮阔恢宏的勃拉姆斯的《第六匈牙利狂想曲》,再以一首温缓舒悦的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作为衔接,等到两曲结束,在全场欢腾雷鸣的掌声中,多伦萨先生笑着往台下鞠了一躬,然后转首看向了一旁坐着的两位首席。

  舞台上,戚暮与胡克对视了一眼,接着,两人一齐起立。

  观众席中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诧异地看着这两位首席突然站起来,纷纷摸不着头脑。

  纽爱的首席小提琴手胡克,他们自然都认识;而在胡克身旁的,很明显就是最近半年声名大噪的维爱首席戚暮了。这位年轻俊秀的小提琴家以出众卓越的小提琴技巧闻名,并且他的音乐极富感情,充满蓬勃昂然的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