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时,艳阳高照,风清气爽。

 今日六月六,恰逢小暑,又是‘伏羊节’,温州四野八乡皆是‘宰羊炖肉’之景。

 城外东南十里,城皇太阴山下有大庙会,买卖家沿着山脚设摊搭棚,集上杀羊的屠户锵啷磨刀,已有好几只死于他刀下。

 西边拜庙的官路上,刘彦骑着毛驴,刘平骑着红马,大孙小孙、郭松陶青、方有才坐骡车。

 今早众人听说刘彦到城皇庙进香,答谢府君,便都跟来。

 眼望山脚集市,听见羊叫声,孙子岷笑问:“不知刘兄家乡,可有这‘伏羊节’?”

 所谓‘伏羊节’,乃是‘三伏杀羊进补’的节日。

 其中的‘羊’,通‘阳’之意,‘伏羊’即是‘伏阳’。

 一般从初伏开始,延续至末伏结束,大概有一个月。

 期间食用羊肉,以热制热,以阳制阳,拔除冬春湿毒之气。

 江南一带冬春潮湿,比别处更爱这‘伏羊节’。

 除了温州,台州、越州、杭州、苏州,乃至江夏、九江、荆州诸地,也都过此节。

 听他问民俗,刘彦驴上顾首攀谈,说起‘家乡如何伏阳,过伏天’。

 不多时车到集市口,众人下车,刘彦下驴。

 他们仰观城皇庙,商量先游逛集市,再上山拜庙进香。

 刘彦也想寻找卦摊,看幽兰所说的‘卖卦人’在不在此。

 七人一路穿行庙会,倒是看见卦摊,但不见卖卦之人。

 走到南边,只听羊儿嘶喊咩叫,众人围着看屠户杀羊,他们也过去瞧热闹。

 郭松蓦然想到一个主意,对大孙道:“我等何不买一只羊首,做礼数拜庙敬上?”

 孙子岷抚掌称‘是’,走上前问:“这是谁家的羊,羊头我买了。”

 屠户汉子看一旁老叟,说:“是他家的,相公要的晚,这羊头已卖人哩。”

 羊主人拱手抱拳:“确是卖人了,被周先生给买走。”

 “周先生?”

 孙子岷以为是个教书先生,思量道:“他买羊头作甚?莫非也是敬奉城皇?”

 刘彦礼问老人家:“不知那先生何许人?”

 羊主人道:“先生是卖卦的,卦摊便在集上。”

 刘彦一听果然是要找的人,笑问:“周先生人在何处?”

 羊主人四顾找寻说:“方才还在这,许是方便去了,相公可要寻他问卜?”

 刘彦点点头,折扇抚掌,眼目避看杀生之景,却看到小娘子牵着一只小羊过来。

 那羊头上犄角不到一寸,还没成羊,两眼望着这边咩咩叫,四蹄后蹬不肯走。

 小娘子死拽拉扯,一人一羊闹市中较劲,周围乡民百姓笑看着。

 有人背后踢一脚羊屁股,那小娘子得助,拽着绳索扯羊来。

 孙子岷等人顾看,陶青说:“这只羊头可以买下,就是小了些。”

 孙瑜迎小娘子礼问:“此羊可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