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看向了评委席:“塔夫塔先生。”

 塔夫塔起身跟观众打招呼:“大家好。”

 林轩笑着:“您觉得这兵马俑是怎么做出来的?”

 塔夫塔:“其实我刚刚看出了一点点的端倪。”

 林轩:“是指的是兵马俑的画面吗?”

 说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兵马俑的照片。

 “对。”塔夫塔:“大家看着兵马俑的脖子。”

 “地星古代秦人应该很喜欢或者很流行这种领子。”

 “这领子也给了工匠一个便利,那就是拼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兵马俑也是拼接的,是三部分拼接。”

 “腿部,躯干,头部。”

 “这头绝对是很厉害的工匠以泥塑的方式慢慢的捏出来的,注意了这是捏出来的不是一点一点填充填补的。”

 现代塑像艺术中,很喜欢采用塑像透视身体结构。

 简单点说,会先捏一个修长的脑袋外形,然后慢慢的往上面填充泥,作为肌肉。

 最后把面部修平,这样一個惟妙惟肖的雕塑就做出来了。

 但是,这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填充很容易留缝隙。

 留了缝隙就意味着阴干的时候,表面没问题,内部已经裂开了。

 要知道现代用来做塑像的类似于橡皮泥的东西,可不会变干。

 而陶器,不只是要阴干,烧制的时候还容易裂开。

 诚然,技术好的塑像大师,可以用塑像透视的工艺做出烤制后不开裂的陶人头颅。

 但那需要非常非常细致和小心。

 而兵马俑的规模,就注定了不可能使用这种方法,所以塔夫塔推断,兵马俑的头,是整块的泥捏出来的,而不是慢慢填充上去的。

 塔夫塔手中的激光笔指着兵马俑照片的身躯:“很明显,身躯是中空的。”

 “其实这一点很容易验证,这种两千年前的额陶制品,而且规模这么大,肯定是有破损的。”

 “其实地星人对怎么制作的一清二楚。”

 “我猜测,这是用圈塑法(盘塑)制作的身体。”

 “而兵马俑的腿,使用的是翻模的方法,制作的标准身体。”

 也就是说,兵马俑可不是一种工艺制作的,而是三重工艺制作的。

 林轩点头:“分析的很对。”

 “其实先秦时代,两前多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翻模的技巧。”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感觉翻模技巧是现代的,其实这是错误的。”

 “无论蓝星还是地星,古代都有一种名叫做失蜡法的模型制造方法。”

 屏幕上开始展现了失蜡法的制作工艺。

 而展现的却是现代制作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画面。

 “失蜡法,就是用蜡雕刻出需要的物品原型,然后以材料覆盖在外部,形成模具。”

 “当炙热的金属浇筑的时候,蜡会迅速融化流走,蒸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