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幅图出现在屏幕上的一瞬间,梅雷尔森和李军又站起身来。

    毕加索,进步了,他找到了出路!!!

    第四幅图,牛还是第三幅图那头牛,但是,毕加索利用分区的办法,将牛的身躯分成了很多不同的部分。

    毕加索不再去描绘某个单独的部分的细节,而是用一个个色块代替了这些部分,然后拼凑起一头牛。

    然后用白色的分割线分割黑色与黑色的色块,用白色分割线作为空间的纽带,将色块紧密的联系起来。

    这样,拼接的牛,就具备了牛的整体性!

    唯一和第三幅图不同的是,第四头牛转头了,从面向纸张世界的前方,变成了望向二维通向三维的窗口。

    以黑sè • sè 块描绘公牛的正脸,用白sè • sè 块描绘公牛的背脸。

    立体派在这幅图上,已经要形成了。

    “这就是第四幅图,毕加索发现,只要不去描绘单独某个部分的细节,用色块代替部分的概念,将色块拼凑在一起,形体上保持夸张状态,就能展现出一头牛。”

    林轩并没有停止,第五附图出现在了屏幕上!

    第五附图上,毕加索继续强化体征,但是强化的却是体态特征而不是公牛的特征。

    简单点说,公牛的肩背更高了,它的头却缩小了。

    而且脸部的色块分区更多了,为了表达出每个分区的不同,所以黑sè • sè 块在减少,白色的留白区域在增加。

    “第五附公牛,毕加索已经敏锐的发现了一千多年前龙国古代画家发现的秘密。”

    “那就是,色块挤占空间带来的描述感,并不如留白带给人的思考感更真实。”

    “留白可以让人去脑补,而人脑补出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比画家直接画的东西更舒服。”

    “作画,就是一个将脑子里面的思维带到现实世界,表现给别人看的艺术。”

    “而留白,就是让别人自己去思考。”

    “在两者目的一致的情况下,留白的手法更高一层!”

    听了林轩的话,梅雷尔森开‘悟’了!

    林轩并没有停下,屏幕上出现了第六附图。

    第六附图的出现,标志着立体派的完全建立!!!

    梅雷尔森一眼就看懂了:“我明白了。”

    “之前虽然毕加索一直在尝试脱离光线派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是在腿的前侧后侧,头的前侧后侧,肩膀隆起和腹部凸起的地方进行了光线描述。”

    “这一次,毕加索用了更厉害的办法,他从中轴线把牛分成了面朝纸张和背朝纸张两个方向。”

    “然后用黑色块表现出面朝纸张,用白色块表现出背对纸张,把另一面的结构翻转过来。”

    “他这是想在不用光线的情况下画出牛的立体,意图让牛活过来!!!”

    梅雷尔森终于明白了。

    林轩可是白费了多少口舌。

    让梅雷尔森明白过来,就等于让西方绘画界明白过来。

    没有错,林轩掐死了抽象派的存在而是把国画的意象派直接嫁接到了绘画艺术的尽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