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光线派哪儿有钢笔画这个分类?”

    没有错,画圣吴道子,以软笔以白描手法,以工笔画题材,画出了现代定义上的光线派也就是印象派历史级画作。

    它是白描巅峰没错,它也是国画在印象派上的巅峰之作。

    当然了,称呼上不这么称呼,但是顶级画家一眼就把特质剥离了出来。

    梅雷尔森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幅画。

    空间感,错落感,光暗描绘,都做到了。

    而且,这幅画有很明显的精神主题。

    这不是光线派(地星印象派)顶级宏幅巨作是什么?

    “这种感觉是……风?不对不对,是潇洒?还是不对……是飘逸……也不对……”

    林轩乐呵:“这叫仙气,这个词语怎么翻译的我倒真的不知道。”

    而另一边,得到了实时翻译反馈,梅雷尔森:“道?”

    仙气翻译过去再翻译回来,被翻译成了道。

    这倒也没错。

    这幅《八十七神仙图卷》注定了要震惊蓝星绘画界。

    就连《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没有这个威力,但是从八十七神仙图卷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幅作品,都将会震惊蓝星绘画界。

    林轩:“《八十七神仙卷》是道佛画,也是壁画手稿。”

    “很可惜,这个世界是不存在敦煌的。”

    “所以,去敦煌学习过的那些伟大画家在这个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由他们推动的东西方绘画神秘的交融,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蓝星绘画中融合派的未来,就从它,开始吧。”

    在地星,齐白石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过敦煌的影响。

    而张大千更是为了学习敦煌,不惜破坏了敦煌壁画去研究外层壁画覆盖下的更古老的壁画,产生了破坏千古名作的巨大黑历史。

    而后来呢?毕加索在晚年时代,不停的研究模拟齐白石人生中最后那一幅画作。

    如果毕加索没有看过‘低眉顺眼’,他从什么地方去寻找抽象派空间拼接的意向?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的。

    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环扣一环而存在的。

    如果是在地星,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么魔幻的事情,但是幸好这里是蓝星,林轩用不着去解释。

    林轩用不着去说毕加索超级喜欢齐白石去佐证艺术传承。

    也用不着去说毕加索给张大千画过画像去证明毕加索专程学过龙国画的事情。

    这样到轻松很多,只需要让这些大师级人物,自己去领会,就已经足够了。

    在蓝星,这种在艺术层面的蝴蝶效应很可怕。

    因为敦煌的消失,导致了这个世界的现代画作和地星完全不同。

    没有错,真实派和写实派,一模一样。

    光线派和印象派也一模一样。

    但是,抽象派在哪里?融合派在哪里?

    油画式国画,国画式油画都在发展,但是发展的很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