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

    哈~里路亚,哈里路亚,哈里!哈里!路亚!!!

    而这首欢乐颂,充满了节奏和情绪的调动。

    仅仅以交响乐,就让人明白了神圣,圣洁这些词汇。

    【这是什么?这是虔诚之音!!!】

    【最忠实的信徒才能写出这样的交响曲!!!】

    【可惜歌词是欢乐女神,不应该改成欢乐圣母更好么?】

    【那谁知道,可能地星上没有圣母的说法,管祂叫女神呢?】

    【所以,北美白衣大主教……】

    很快,一位西欧白袍大主教发推特:“神爱世人,包括他所创造的其他世界,作为神的子民,我们应该与其他世界神之子民共情。”

    他同时附上了这一个直播片段。

    【如此神圣的音乐,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看来另一个世界基本上和我们是一样的。】

    当然了,无神论者对此不屑一顾,也懒得点进去看。

    而信徒当然会点进去看,然后一听到音乐,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世界也存在神’否则这首曲子怎么来的?

    现场,大部分龙国观众听这首歌,就觉得悦耳,别的没了。

    但是三个外国人完全不同。

    作为社科学家,卢卡斯此时也已经目瞪口呆。

    最后表情化为了庄严肃穆,闭上眼睛。

    渐渐地,卢卡斯感觉到了天使降临,感觉到了圣光沐浴。

    这就是音乐带给人的共情。

    韩阳花了两千万做出来的演播厅,然后后续每一期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设备,这一次因为是音乐篇,所以专门花了两千万租用了最好的设备。

    在现场用两千万租来的设备听,比在网络上听,效果要好处不知道多少。

    现场听歌,真的能把人的眼泪听出来。

    而能让听众不自觉的微笑,如同沐浴圣光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现过。

    现在,出现了。

    那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章,《欢乐颂》。

    台上的林轩,安静的听着音乐。

    而自己已经在地星放满时间流速查询欢乐颂的资料了。

    “原来是这样。”

    欢乐颂,一开始是席勒的诗歌,这个人是德意志十七世纪的诗人,是坚决的自由派,也就是当时的激进的变革派。

    当时的欧洲文人,最大的目标就是打破束缚,获取自由和荣耀。

    这首欢乐颂,也成为了当时的共ji会的会诗!

    后来贝多芬为《欢乐颂》这首诗歌谱曲。

    很多年以后,欧联盟在确定盟歌的时候,《欢乐颂》毫无争议的当选。

    在龙国人看来,命运是贝多芬的巅峰,在西方,大众更认可《欢乐颂》。

    不过,这首第九交响曲的诞生,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讽刺意味。

    贝多芬想要写欢乐颂时才二十三岁。

    花了十六年才开始写第四版,也就是第九交响曲版的欢乐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