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167)

 细细碎碎的雪花飞舞着, 城外的官道上,一辆马车优哉游哉的朝前晃悠着。常在官道两边做生意的人都认识,三不五时的, 就有这么一辆马车打这里路过。

 过往行人那么多, 怎么就记住这么一辆呢?

 盖因这一辆车每次过,都会照顾沿途的生意。每次都是这要晚不晚的时辰, 从上面下来一半大的小子, 拎着个小篮子一买一大堆。

 眼尖的商贩瞧见了,远远的就吆喝,“小兄弟, 今儿要点啥?”

 马车慢悠悠的停下来, 果然有个十岁上下的小子蹦跶下来,“……牛肉饼十二个, 要刚出锅的热乎的……那边的麻团十二个,多放糖,小爷加钱……那个卖煎饼的,不要煎饼, 给我果子就行,油果子称三斤……”

 哎哟!吃的这叫一个腻哟!

 光顾了三家的生意, 拎着一篮子就上了马车了。

 马车悠悠哉哉的,继续走!里面一车的大大小小的孩子,细数一下,带上外面的车夫, 整整十二个。

 车帘子聊起,有人给车夫塞了牛肉饼, “趁热,赶紧的。”

 车夫这才扶起斗笠, 露出一张属于少年的脸庞来,果断的将牛肉饼往嘴里塞。

 全是油的,腻吗?

 不腻!谁在朱字营吃几天饭,都不会觉得这玩意腻了。

 进了城了,车夫在外面问:“小爷,还去城里转吗?”

 “张先生去杭州了,去玩没了张先生,就没有意思了。”里面是属于孩童的清越的声音,“回吧,回的晚了,家里该惦记了。”

 是!

 马车悠悠,赶着天擦黑,雪片子大的时候,进了宫门。

 车进去了,暗地里跟着这辆车的人也才散去,今儿这一趟差事就算是能交了。

 这一伙子一回来,宫里一下子就忙碌起来了。这是大皇子下学了,整个一皇子院,都跟着热闹起来了。准备热水,准备衣物,准备吃食,各自的下人都在门口等着主子。

 这里叫皇子院,但大皇子还没搬过来。属于大皇子的院子,主殿空着呢,偏院都差不多住满了。亲随陪读,各自有个属于自己的屋子,分配俩宫人照看日常的起居。

 除了大皇子有dú • lì 的院子,边上几个小巧但精致的,也有各自的主人。

 大清国的费扬果郡王,蒙古的巴林王子,安南的李兆北世子,都住在这里。吃穿用度开销,一律等同。

 这群孩子里,就属费扬果和林家大公子年岁长一些,今年都十二了,过了年,可都十三了。

 瞧,远远走来的,打头的是费扬果和巴林,其他人稍后一步。费扬果侧着身子,跟后面落后半步的林公子说话,神采飞扬。

 五年的时候,当年那个死倔死倔的孩子,长成了个五大三粗的少年。当年一句汉话都不会说,现在一开口就是京片子。说话的声音又贼大,老远就能听到他的声音,“……林子里跑不开,论起狩猎,还得是草原。在马场上赛马,可是憋屈死了……听说洋人从远道里运来一种马,跟咱们的品种都不同,改天去看看去呀!你去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