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127)

 京报真给刊登了!

 一份好几张,据说是刊印处一晚上就没歇着,到现在为止,换了班继续在干着呢。有的领到了,那没领到的还在等着呢。拿着都得小心翼翼,这玩意还热乎着呢。

 有商人再想买,就且等着吧,先把预订户的给发了。

 才开始嘛,很紧张着刊印,大家理解理解。

 本还有些抱怨之声的,可等看了刊登的内容,都是夸京报的声音。

 真敢刊登呀!

 元先生的文章在最醒目的位置。林雨桐有认真的看人家的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又送了一份来,天不亮,桐桐还没梳洗呢,就坐在炕上看了今儿的京报。

 这位元先生的文章,从后羿射日开始,他认为后羿射日就是最早的抗旱祈雨。在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上也有言,说是‘甲子卜,其求雨于东方’。而且,祈雨不仅汉人如此,西南各部都有祈雨的记载和习俗!便是满蒙,也有萨满祈雨。就算是把属国也算上,完全不同的背景下,也都有关于祈雨的记载和习惯。

 林雨桐点头,这个元山平说的都是对的!就是把这个范围再放大,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祈雨的历史。所以,他这个事实摆的很对,砸的也很实在。

 紧跟着,他以此为基,推出来,大家都错的概率很低!不能一个民族错了,其他的民族都错了吧!

 若是大家都没错,那圣人便没错!历代先贤便没错。

 那么谁错了呢?他没说,但大家都知道,他用事实说明,皇后错了。

 林雨桐心里赞了一声,这人能很快的成为文人领袖,不是没有道理的。

 她紧跟着往下看,接下来这位元先生在文章里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说,这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灵的,天便是主宰。上到苍天,下到大地,都是有灵性的。人生在天地之间,乃是万物之中最灵通之存在。天赐予灵通,那更应该沟通于天地。若有天灾,受难不止于人,还有在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作为人,应上秉于天,下悲悯于众生。那么,祈雨,错了吗?不仅没错,还是人生而为人的一种大善和悲悯。

 林雨桐缓缓的把京报放下,再赞了这个元山平一声。他的文章里,一方面强调了天人合一,可另一方面,他将祈雨说成是人对万物对自然的悲悯。其实,这种悲悯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

 是的!便是要否,也不能全部都否了他的观点。

 事实上,人家是有可取之处的!

 更何况,他的文章里,还说了一些地方的习俗。就像是祈雨,又分为善祈雨和恶祈雨。这善祈雨好理解,那么恶祈雨呢?

 恶祈雨就是,数次善祈雨不成,那对不住,就得来点硬的!怎么硬呢?这也分两种,其一,自残。很多祈雨的壮汉肩扛铡刀,赤脚走山石,一场祈雨下来,鲜血淋淋。他们想感动上苍,也叫上苍看看他们的决心。一场祈雨下来,这个汉子就是英雄。其二,迁怒神佛!打龙王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

 这些东西叫林雨桐看来,鼻子都有些发酸。这里面体现的何尝不是以人抗天,不屈不挠的精神。全否了,便否了民间流传着的一股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