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a投资者不贪,于是把手里的证券抛出去,正好b投资者认为未来能涨到500亿美元,愿意接这个盘,于是就用了40万美元买下了a投资者手里的证券并持有……

    这不就是跟股票交易一模一样嘛,不就是和炒股没区别嘛,所以才叫再证券化。

    对于高盛来说,这100亿美元交给陆鸣打理,本身还没带来投资收益呢,但高盛通过将之打包证券化,只要市场把资产价格炒上去,比如炒到5倍、十倍,高盛完全可以提前抛售掉把钱挣了拍拍屁股走人。

    至于最后陆鸣能不能为这100亿美元带来5倍、10倍的利润,关心的只有买了证券的投资者,而高盛反正已经把利润抱在手里,把风险转嫁到了资本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了,哪怕炸雷了,最后陆鸣不但没挣钱,反而亏了50亿美元,而市场已经炒到了1000亿美元的市值,为此埋单的就是接盘侠们了。

    此时此刻,约翰·布雷恩等人很兴奋,因为他们意识陆鸣给他们出的点子是百利无一害,最差的局面就是市场没人买这个衍生品证券,但这并不妨碍这笔投资的巨大操作空间啊,将来陆鸣赚钱了,改赚的一分都不会少。

    但只要是市场有人认可买了这个衍生品证券,并且炒作好几倍的估值,那高盛就能提前卖掉让别人接盘,风险转嫁出去,高盛不但回笼了资金和利润。

    要是高盛再狠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把回笼的资金比如150亿美元又以lp的身份委托给天盛资本管理,然后再进行证券化放到资本市场……疯狂套娃。

    这杠杆倍数叠加起来还不得嗨翻天的节奏?

    至于里面到底叠加了多少倍的杠杆,只有鬼知道了,因为别的买家的资金是否也叠加了杠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管它呢,反正是别人接的盘,我高盛赚了钱跑了比什么都重要。

    “陆先生,高盛本来打算拿15亿美元委托贵机构管理,但我觉得太少了,请给我一点时间,我和总部打个电话商量一下。”约翰·布雷恩如是说道。

    15亿美元绝对嗨皮不起来,必须加倍、必须超级加倍,不然都对不起这波骚操作。

    “无妨,请随意!”

    陆鸣笑眯眯的点头表示没问题,钱越多越好,他提议的这个点子是lp们自己要搞证券化等同于另外开了一个新的赌桌拉了一批新的赌徒一起赌投给天盛资本的钱未来能赚多少钱。

    天盛是完全不受影响的。

    不只是高盛的约翰·布莱恩给总部打电话了,凯雷投资集团和摩根斯丹利也纷纷表示借个洗手间打电话跟总部谈谈。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约翰·布雷恩等人与自家总部的临时联系结束了,同时也获得了最新的安排。

    “陆先生,高盛集团决定拿出45亿美元的资金委托给贵机构管理。”约翰·布雷恩说道。

    “完全没问题。”陆鸣微笑的说,旋即看向另外两大机构。

    “凯雷也出45亿美元!”

    “摩根斯丹利一样,45亿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