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家父昨日病重,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了,心中思乡之情愈发浓重,想要落叶归根,臣做为儿子,不可能放任父母孤身返回北方,只得陪伴左右,侍奉二老回乡。”

    大殿之中,只有他的声音回荡,语气微微有些更咽。

    “臣不到双十,能得陛下看重,居刑部之首,是莫大的信任,可,自古忠孝难两全,不能见家父病危而无动于衷,枉为人子。如今黄贼剿灭,天下安定,臣不过一个不学无术之徒,非治世之才,亦无统兵作战之能,难以再帮衬陛下,只凭功劳居高位,只会让有才之士轻看,不如趁此机会,向陛下表明心迹再好不过。”

    言罢,耿青直起腰身,又是重重一拱,躬身拜下,声音清朗中正:“臣恳请陛下准我请辞伴父回乡!”

    刚刚继任刑部尚书还没一天,就请辞,对于朝堂上层各文武来说,着实让人惊讶,不过话里意思也表明,是为尽孝道,这倒是没人有何异议,孝之一道,就算放到皇帝面前也必须准守的。

    御阶上的皇帝,李儇心里却是笑的差点没鼓掌,昨日正想如何将这人撵走下放,没成想自己就凑上来了,他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痛快应下。

    “耿卿尊孝道,无可厚非,但卿除黄贼之功劳甚大,岂能有功不赏?不如暂且先送令尊回乡,之后再回朝廷,刑部尚书朕给你留着。”

    “陛下,臣或许要守孝三年......”

    “这......”李儇皱着眉,缄默了一阵,点头:“确实如此,三年时间,刑部尚书之位岂能空悬,也罢,但功劳不减,朕另赐你光禄大夫、勋柱国!让耿卿衣锦还乡!”

    “谢陛下恩准!”

    堂堂刑部尚书,官律法邢狱、财政审计,虽说比不得兵部、吏部,那也是掌实权的部门,一言之间,就落到从二品的文散官,令朝堂之中,不少人心里感叹。

    这天上午,耿青向皇帝请辞尚书位,李儇驳回,再请辞,以光禄大夫官职准许。

    朝会散去,文武百官三三两两走出大殿,看着前面孤零零一人行走的耿青,摇头惋惜,如此年轻做到高位,这么一走,往后再想踏进这皇城又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一道道交织的目光之中,耿青仰起脸来,日头正升上云端,向过来打招呼的李克用、朱温等人拱了拱手,寒暄几句,余光瞥了眼远处一栋宫殿檐下,驻足眺望的圆领紫衫的宦官身影,随后大步出了皇宫,坐上马车回去永安坊。

    太极殿廊檐一角,李儇看着走出承天门的身影,冷哼了一声,收回手负在背后,转身缓缓走在长廊。

    “这人倒是会揣摩心思,王素容昨晚才死,今日他就请辞,看来两人之间当真有瓜葛。”

    “陛下莫要为这等小事气着了身子,只是大理寺关押的嫔妃们......”

    阳光落在俊朗的脸庞,李儇看着远处池水漂浮的荷叶,眯了眯眼。

    “鸩杀。”

    田令孜愣了愣,低下头道了声‘是。’却没离开,声音顿了顿,又说道:“那这个耿青.......奴婢想给陛下出口恶气,不如就在城外,让他被强人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