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查打下伊利比亚半岛所有的行政中心后,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伊利比亚半岛的战争则进入下一阶段——剿灭游击队。

    这一阶段的战事明显让波尔查更加头疼,因为游击队拥有地利优势,还有着民意支持。

    大军抵达的时候,游击队就会钻入山沟沟里潜伏起来,一旦军队追进去,即便是神枪手组成的山地部队,也很容易被打黑枪!

    虽说山林中的游击战,神枪手部队一直处于优势伤亡比。

    但游击队的数量无穷无尽,神枪手部队的数量确实有限的,波尔查不想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在游击战中伤亡过重!

    为此,波尔查开始在伊利比亚半岛,以卡洛斯四世的统治名义,制定地方连坐制度。

    各地地区要组建自己的民兵队伍,攻击游击队或提供游击队的消息。

    一旦某一地区出现游击队袭击法兰西军团的恶xìng • shì 件,这一地区所有人都会遭到连坐制度的惩罚。

    轻则送入劳务所改造,直接押送到有军队驻守的大城市,乃至法兰西本土。

    情节严重者,当场枪毙!

    想要躲避惩罚,很容易。

    供出游击队的藏身地,帮助法兰西军团剿灭游击队即可。

    波尔查的战略意图很简单,用强权和屠杀,强行拉开民众与游击队之间的联系。

    游击队在大军抵达的时候,能钻入山林中躲避,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普通平民,总不能丢弃自己的家当吧。

    没有土地,没有房屋,他们怎么获得温饱?

    游击队能存活下来,无非就是两种方式。

    在山沟沟里开辟出大片农田,建立一套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模式。

    dàn • yào 可以从外部获得补给,而且dàn • yào 这东西,不打仗的话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游击队主要战斗都是小规模的,依靠外部提供的dàn • yào 足以支撑。

    但粮食这东西确实消耗大户,游击队规模越大,对粮食的依赖越高!

    人一天不吃饭,就饿得慌啊!

    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游击队被剿灭,其实都是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

    自给自足的模式波尔查自然不会提供,山林中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的土地本就不多,早就被波尔查带着大军扫过了。

    罗马近卫军大部队行动的时候,除了那种真的头铁的游击队外,一般都会避开。

    毕竟连正规军都不是罗马近卫军的对手,游击队正面硬上跟送死有啥区别?

    游击队要是有这个胆子,早就死在与罗马近卫军正面交锋的战场上了。

    所以,波尔查完全可以命令麾下军队,赶着农忙的时候进山扫荡,将游击队自己的劳动成果彻底摧毁。

    如此一来,即便游击队有少量农作物,也不可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能依靠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连坐制度一出,游击队除非不动手,否则必然会牵连当地民众。

    当地民众组成的地方民兵保卫团,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任由游击队在自家辖区进攻外国侵略者,否则就是全家遭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