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鼓声悠长的在长长的行军队列当中响…※

    环庆军渡河大军,正走得灰头土脸。渡过高粱河就已经花费了太长的时间,天幸萧干所部看来真的是士气已经沮丧,再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愿和能力,不然在渡河的时候加以攻击,就足耸延庆军大乱一场的。

    当环庆军主力战兵渡河大半之后,各级将领就奉刘延庆之命拼命督促大军向前。后面愕重辅兵都没跟上。这些战兵就自己驮着盔甲干粮。向前赶路。几十斤的份量扛在身上,再加上士气不高,一天下来,才走了二十里不到。初冬日短,眼看的日头就已经西斜。

    夜间临敌行军,是兵家大忌。在渡河负责指挥前军的将领号令下。哨探向前伸出,全军就地扎营休息。

    金鼓号令声中,沿着大路开进的一队队兵马,最前面的向两边分开。后面源源而进,前头兵马就同时向两翼延伸越来越远。过了高梁河已经是一马平川,选择地势扎营也不用费太多心思。将大队人马按照营伍散就是。

    当两翼散开得足够远,扎营号令就已经传下。环庆军渡河主力,在离燕京城不远处就已经摆开了一个巨大的方阵。以延庆军每一正将所领一军为单位,分别扎下营盘。后面辅兵没有跟上来,一qiē扎营工作都得自己干了,挖壕沟,树塞栅。砍伐树木当作鹿砦。当兵的走得筋疲力尽,还得干这些苦差事,人人都是叫骂连天。

    ,万

    而且辛苦处还不止于此,战兵要背负盔甲兵刃,能带的干粮和帐篷就少。现在临近冬日,没有帐篷可是要冻得半死的。环庆军前军所携带的帐幕,差不多能保证到都头,其他人就得挖地窝子了。想到这个。这骂声就更加的高亢了起来。

    但是这有什么办法?刘太尉远远的离开渡口享福。各个正将各自管自己这一摊子。渡河秩序本来就乱。速度快不起来。刘太尉又得知老种小种姚古他们动作比自己这里快,生怕给老种他们抢了功,本来要等战兵渡河,辅兵插重跟上,才好全军向前推进。刘延庆却迫不及待的命令渡河战兵先行前进,在萧干面前扎下大营。只要双方保持接触了。这份功劳就谁也抢不走。

    他老人家,再催起着辅兵轻重跟上就是,一qiē齐集了,双方再行决战。反正高粱河离燕京实在太近,要耽搁也就是天把两天的功夫,大头兵们咬牙忍忍就是。

    所以环庆军战兵主力渡河差不多七七八八了,就得军令在没有愕重跟随的情况下向前行军。这些苦头,只能自己吃足了。

    暂时代替刘延庆统摄前军的是华州团练副使,武功大夫,环庆路第一将韩遵。他也是世代环庆军将门。先祖是做到了环庆路副总管的韩存宝。在环庆军当中,素来也称作是能将。这个时候,他就骑在马上。叉腰环顾四野扎营的纷乱景象。看着士卒们有气没力的在那里干活儿,脸色黑得如同铁块一般。

    这个时候早有亲县上来,禀报道:“大人,中军帐幕已经设好,大人辛苦了一天,早些下去休息罢”

    话还没说完,韩遵就一鞭子抽在了那亲卫头盔上:“士卒不休。某这主将先躺下了,成什么一个样子?将本将中军大帐移给士卒用,你们的也都拿出来,今天夜里,本将左右。有一个算一个,都睡地窝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