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儿,应该是要得到改变的。至少让南洋的华人和大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处,成为命运的共同体。这就是他现在正在做,也必须做好的事儿!

    车马队伍,远远的已经看到了有木堂李宅的深远宅院。几乎将一个月牙状海滩完全占满。海滩外面,还用水泥浇铸了两条侧交的私家防波堤。这中式的宅院,深广得都看不清楚全貌,只是觉得黑压压的一片儿。院子当中最醒目的就是一个高大的钟楼。到了夜间,估计还能起警戒瞭望的作用。一条宽敞的便道,蜿蜒着直通向宅子的大门。道中还横着三座牌坊,第一座牌坊上面几个鎏金大字儿“南洋孝义第”落款儿居然是前淮军重臣,李鸿章心腹,已经故去的做到过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刘铭传!

    李家富贵,仅仅看这牌坊,就已经知道一二。牌坊入口,早就有一堆人衣帽整齐的恭候。看着这些人物,人人都穿着补服,凉帽上面的顶子,不是红的就是碧蓝的。都是在朝廷捐有官衔儿。一个舞狮队伍,白衣招扎,架着狮头也在那儿候着。班锣班鼓上了清漆,阳光一照,耀眼生光。大串大串的鞭炮挂在叉杆上面儿。粗粗的香头拿着下人手上,就等着点燃。

    徐一凡车马队伍才出现在他们眼前,顿时一声儿令下。锣鼓敲打起来,鞭炮也噼里啪啦的炸响。狮子生猛的舞了起来,门口恭候着的人们。都堆笑拱起了手。

    到了李家这种地方,迎接的人光看顶子也有道台的班儿。徐一凡一点儿也不拿大。远远儿的就下了马车,堆笑拱手一路迎了过来。就见一个中年人快步的从人堆当中走出,一个长揖到地:“在下李家长子李大仁,代表父亲和四宗堂数万父老,恭迎钦差委员徐大人!”

    徐一凡赶紧将他搀乎起来,瞧瞧这位李大仁,顶子是红的。面相也很憨厚,眼神儿里也透出一丝精明。像是一家长子那个气度。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请不动那位李老爷子来迎接一下儿……他不动声色的只是微笑:“老哥,咱们正是同班,还弄这个礼儿来干什么?我这是晚辈来拜门儿,当得起这仪式么?走,里面儿说话儿!”

    徐一凡出人意料的和蔼让李大仁顿时大起好感,但是虽然捐着了大清的道台。这些南洋世家子弟,对于官场揖让进退儿也实在不精通。他们这些南洋世家子弟,都是打小儿就送到店铺锻炼,有的还要去割胶种田。一边干活儿一边读书,没有国内世家子弟那些浮华气象。当下也只是憨憨一笑,肃然揖客。

    鞭炮齐鸣当中,几个穿着短衫的汉子,早抬过来肩舆。请徐一凡曹天恩上了二人抬,一路前行。

    南洋世家的富贵,国内官宦门第都很难追及!这是徐一凡一路看过来的心理。国内世家,少有三代。因为宦场风吹草动,往往就是一家败落。而且培养子弟,也是想书香传家,至少耕读不废。就算当官儿积攒了一些造孽钱。后代不善经营,就是很快败落。而南洋世家,多是七八代,上百年的积累下来!培养子弟,也少有一门心思让他们进官场的打算,都是踏踏实实的做生意,积累产业。这样下来,这李家气象,就是绝对的惊人!

    一路上徐一凡都有点儿目迷五彩,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在不同的庭院里一处套着一处。草坪星星点点,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镶嵌其中,穿着白色热带服装,戴着斗笠的工友到处都是,正不知道有多少。各处宅子里面人头闪动,都是服务的下人。除了这些,当时这个年代,所有的,所能想到的洋玩意儿也到处都是。连花园小径,都有专门的铸铁煤气灯柱照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